华人网

查看:7659 回复:0 发表于 2020-2-19 17:19
发表于 2020-2-19 17:19:5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侨企争分夺秒战“疫”情 [复制链接]

  本报记者 李嘉宝



  “到武汉去,和家乡父老共进退!”1月19日,刚刚开完公司年会的左威下了这样的决心。



  左威是湖南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内营销中心总监。公司董事长为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戴立忠,他曾在美国生活工作近20年,2008年回国创业。



  疫情当前,圣湘员工充分发挥了专业技术优势。左威这次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武汉,肩负着特殊使命。



  1月14日,圣湘生物成功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。为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供应,公司所有生产线满负荷工作,24小时不间断加班加点。一批批援助物资源源不断地涌向抗疫前线。



  1月25日,圣湘生物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全自动核酸提取仪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、配套耗材等价值1000余万元应急物资。当天深夜,第一批捐赠物资从长沙抵达武汉。入库、卸货、发货、客户服务……这些细碎的工作,落在了几天前主动奔赴疫情防控前线的左威身上。



  “只有往前冲,尽快将疫情防控急需的物资带到前线,才能让患者早诊断、早治疗。”每天从清晨开始,左威便穿梭在湖北各大医院之间,跑仓库、跑医院,确保运送物资第一时间送达医院。“越来越多医院装备圣湘生物新冠病毒检测系统,减轻了临床医生的工作压力。这段时间的辛苦没有白费。”



  深入疫情一线,与医者同行,左威被同事们亲切称为“左将军”。他也正是这场“KO-nCoV”战役的前锋将军。“KO-nCoV”战役——圣湘的员工们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,即“打倒新型冠状病毒”战役。



  对研发人员来说,战斗的号角吹响得更早。



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,以戴立忠领衔的圣湘应急技术攻关小组成立。“那些天,我们做了上百次实验,有时候做实验做到凌晨,整个园区只有研究院的灯还亮着。除了吃饭,几乎没有踏出实验室。”研发小组的一位成员回忆说。



  从实验室到抗疫前线,兵贵神速。



  1月28日,圣湘生物新型冠状病毒2019-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(荧光PCR法)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,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。据戴立忠介绍,该试剂盒根据当前疫情控制痛点难点进行设计,采用圣湘生物独创的“RNA一步法”技术,可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,操作简单,检测耗时短,能够有效助力识别疑似病例特别是隐性感染者,快速分流患者,防止交叉感染,服务疫情防控。



  “必须保障产品供应,让诊断试剂成为临床医护人员的眼睛,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。”公司生产副总监袁亚滨坚定地说。



  “不为困难找理由,只为成功找方法!”作为圣湘生物抗击疫情应急专项小组负责人,公司副总经理、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范旭接到任务后,全身心扑在抗疫工作上,每日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。



  “当人们恐惧疫情时,我辈必须主动担当,守护国人健康。”范旭在朋友圈这样写道。



  援建“火神山”,17年后再出征



  本报记者 李嘉宝



  2月9日下午,武汉火神山医院开始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。移动工作站、远程会诊车、抢救车、治疗车、送药车……当天,看着新闻镜头里一台台熟悉的ICU病房设备,李陶薇振奋极了。



  “天奥的产品能得到火神山医院一线医生的认可,我们打心眼里高兴!”她在朋友圈中写道。



  2009年,李陶薇从英国回国。目前,她担任南京天奥医疗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,并任江苏省侨联青年委员会委员。对她来说,今年的复工,从除夕夜开始。



  “武汉版小汤山医院急需医疗设备!”1月24日除夕夜,来自武汉国药系统的一个电话,让李陶薇和公司马上进入了“战斗状态”。当晚,公司管理骨干都收到了消息。大年初一一大早,天还没亮,各部门负责人全部集结在公司。



  “清点现有库存,马上向武汉发货”“大年初一车间开工生产”……公司工作群里,一条条信息发布,天奥上上下下动起来了。



  1月25日下午5时许,首批手术室、急诊室、护理部需要的1187件医疗物资发往武汉。1月26日晚8时,支援物资到达火神山医院仓库,这也是火神山医院接收的首批医疗物资之一。



  员工们的复工积极性让李陶薇既欣慰又感动。“浦口当地员工第一时间赶到公司,一些参与过2003年北京小汤山医院建设工作的老员工也来了。从部门负责人到一线员工,大家义无反顾,迅速到岗。”



  大年初二、初三,公司为加班的员工们发了红包。大家在工作岗位上,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。



  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医护人员冲在最前面。我们要做好保障工作,把更多医疗设备送到一线,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,也是企业对社会应尽的责任。”李陶薇这样给自己、也给公司员工加油鼓劲,公司上下拧成了一股绳。



  如何进一步打通上下游供应链,保证生产顺利进行?李陶薇马不停蹄地忙前忙后。协调原材料供应商、联系政府相关部门帮忙动员,一批上下游企业也迅速复工,李陶薇松了一口气。“只依靠我们自己库存的原材料,公司是不可能迅速恢复生产的。”



  从1月25日开始,公司发货单上一个个增加的数字背后,是李陶薇和公司员工夜以继日忙碌的身影。数千套治疗车、ICU探视系统、无线移动医疗车等设备陆续发往火神山、雷神山医院。



  “17年前,公司参与北京小汤山医院建设时,主要捐赠了钢塑的医用家具。此次供应武汉抗疫前线的医疗设备更加高科技和智能化。”李陶薇说,“ICU探视系统设备是其中的亮点产品。该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实现信息流的不接触传输,使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实时看到病人的状态,避免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感染。”



  “火神山、雷神山医院迅速建成投用,离不开千千万万勤劳善良的中国人、许许多多企业的辛勤付出,充分体现了中国在物资生产、调配、供应等环节的惊人力量。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分子,我们非常骄傲。”李陶薇说。



  从大年初一到现在,公司的生产线没有停过。“我们要充分做好备库准备,24小时待命,随时等候前方的召唤。”李陶薇说。



  八百里加急,捐赠空调抵武汉



  本报记者 李嘉宝



  “3天之内向武汉火神山医院发货!”1月24日,接到医用净化空调紧急发货通知的杨诚坐不住了。作为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成品储运部经理,他明白,这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。



  医用净化空调对空气温湿度、净化等级、换气次数、颗粒物浓度等维度的控制有严格要求。同时,每套医用空调系统还会根据医院各个区域功能不同,进行定制化设计。通常情况下,货期一般在25至30天左右。



  压力之大,前所未有。



  1月25日,在公司董事长、南京侨商联合会会长蒋立的领导下,“武汉新建医院紧急工作组”迅速成立,全面负责火神山医院、雷神山医院、黄石医院等在建医院净化空调设备的方案制定与设备供应,并对方案设计、选型协调、供货调试等工作进行明确分工。



  在公司紧急冻结各大区域所有库存设备后,杨诚开始了紧张的统计工作。他逐一联系所有分公司,统计出全国范围内可调用的设备数量,汇总详细参数。



  1月26日,杨诚将统计清单反馈给火神山项目组。他一刻没有松气,立即着手联系同事,联络物流,为发货工作做好准备。



  1月27日是3天发货“军令状”期限的最后一天。这天凌晨,杨诚接到了火神山项目组确认设备参数的回复。



  “我提前联系了几位同事,大家从老家开车赶回南京,27日在工厂集合,开始了货物的清查、调配与装货工作。”杨诚说。



  人有了,物流成了最大的难题。“大年初三,大型设备的物流基本上停了,发往武汉的物流更是难上加难。”杨诚打了整整一上午的电话,终于找到了一家愿意发货的物流公司。“八百里加急,直达武汉!”



  1月28日凌晨,天加捐赠的首批6台套医用净化空调设备顺利到达武汉火神山医院现场。



  3天发货,4天交付,任务完成!



  杨诚来不及兴奋,又投入到雷神山医院的设备调配与发货事宜中。2月1日,从南京、天津、成都多个工厂发货的第二批捐赠设备,抵达武汉雷神山医院。



  物资抵达后,要在几天内安装完毕,人手不够怎么办?南京天加总部基地指令武汉分公司——“管理层全部上阵,不惜一切代价确保设备安装万无一失。”



  “那些天,武汉大街小巷空空荡荡,但火神山、雷神山工地上热火朝天。”公司大区经理张海峰说,“大家团结一心,谁有困难,需要搭把手,别人总会帮上一把。大家都明白,工程进展得越快,疫情就能控制得越好。”



  又是忙碌的3天,经过20名工作人员每天15小时的奋战,设备安装任务圆满完成。



  目前,在火神山、雷神山两家医院的ICU病房、负压病房、检验室等核心净化区域,由天加捐赠的14台套专业医用净化空调设备一直在顺利运转。



  临危受命,再开一条生产线



  本报记者 贾平凡



  “等宁德新生产线正式开工后,生产的第一批100万个民用口罩将全部捐赠。”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,安发国际控股(新西兰)集团公司总裁、MEO健康呼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炜语速很快,语气很急,“2月14日,从海外购置的生产口罩机器调试完成,正式启动生产。



  连日来,为了在福建省宁德市紧急筹建一条日产15万个民用口罩的新生产线,高炜在宁德和厦门之间来回奔波:“生产口罩必需用的无纺布、熔喷布(过滤纸)等生产原料很紧张,需要四处联系货源。”



  “家乡亲人们的健康平安是我最大的牵挂。宁德有300多万人口,每天口罩的需求量大约是120万个。此前,宁德市只有一家口罩生产企业,每天的生产量只有2万个左右,缺口很大。”为解燃眉之急,受宁德市委委托,高炜临危受命。“现在,口罩是比黄金还宝贵的东西。日产15万个口罩,虽然离宁德市的总体需求还相差很远,但我们想尽自己的一份力。“



  高炜的忙碌不是从这两天才开始的。高炜生产口罩的公司在厦门,年前因为口罩供不应求,他和公司员工一起加班,打包发货,一直忙到大年三十下午才回家过年。



  “兄弟姐妹们,新年好!因为疫情加重,社会民用口罩紧缺,非常时期,我想尽快复工,支援防疫,希望大家支持!”1月25日,大年初一上午,高炜在公司微信群里以这样的方式拜年。很快,他得到了大家的热情响应。



  “我可以马上回公司!”“我可以从宁德赶回厦门帮忙!”公司员工的热情响应令高炜感动不已。大年初一下午2时许,高炜在厦门的口罩生产公司正式复工,生产机器飞转,客服热线不断。



  “大家三班倒,加班加点赶制,但每天5万个口罩根本供不应求。”高炜说:“各地对口罩的需求量都很大。我现在一天接到的订购电话比过去一个月都要多。一听到‘口罩’两个字,我的心就揪在一起。”



  “坚决抵制涨价,尽一切可能供给中国市场。”高炜的爱国情怀,感动着每一位在车间里忙碌生产的工人。



  在企业生产极度紧张的情况下,高炜的热心捐赠也一直没断过。



  2月3日,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吉巷乡坂中村村主任高已德收到一个快递。他知道:“高总捐赠村里的500个口罩到了!真是雪中送炭!”



  收到口罩的远不止坂中村。春节期间,高炜的企业先后向宁德市的乡村和吉林侨商联合会各捐赠5万个、3万个KN95口罩。



  “农村的疫情防控条件相对简陋,但绝对不容忽视。”在海外20多年,高炜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出发的地方,“这次疫情牵动着每一位华侨华人的心。将防护口罩送到家乡人民的手上,是我们应尽的责任。希望通过我们企业小小的善举,带动海外侨团,共同为守护社会安宁和人民健康尽一份力。” 【编辑:王嘉怡】
回复

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西范爱热闹

华人网免责声明:本站内容均为网友自行发布或转载网络公开内容,如涉及文字/图片版权违规或侵权可邮件处理。本站为公开内容载体,对用户发布内容仅承担基础违法筛删,其他责任发布者承担。

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